近期,安徽监管局认真贯彻落实财政部统一部署安排,科学谋划、多措并举,注重发挥省级财政部门与行业主管部门牵头作用、坚持省市县三级协调联动,扎实推进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资金重点绩效评价工作,助力推动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不断提升资金使用质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力度”,绩效评价工作基础进一步夯实。局党组高度重视,召集承办处室专题研究,抽调精干力量成立评价工作组,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谋划推进。以部工作方案为引领,科学制定评价实施方案,明确评价内容、重点环节、时间节点及任务分工,确保有章可循、重点突出。选定现场评价点,实现省市县三级联动,夯实绩效评价工作基础。
二、聚焦指标体系“精度”,绩效评价工作流程进一步规范。召集工作组碰头会,研读政策文件,对照绩效目标评价体系,就每项指标的序时进度、实施标准、明细把控等做深入交流,确定具体评判要点。深入评价点开展现场评价,结合评价重点内容、按照评价任务清单,查阅项目资料。逐项对标评价指标体系中的评判要点、佐证材料等关键问题,对项目的实施推进情况、资金的使用管理情况、政策的效益发挥情况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核实评价,确保评价工作环节缜密,过程精准,流程规范。
三、坚持现场调研“深度”,绩效评价工作成效进一步显现。坚持重点核查与全面覆盖相结合,线上查阅资料与线下实地调研相衔接。梳理历史数据,比对行业标准,选取部分经营主体开展实地走访,通过与项目单位、受益对象等访谈,近距离还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情况、经验做法、发展瓶颈及意见建议,获取更多新情况、新问题、新诉求,让绩效评价工作有深度的同时也有“温度”。
四、突出横向交流“广度”,绩效评价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作为本次重点绩效评价工作的牵头监管局,切实担负起牵头服务职能,聚焦与部里的“纵向请示汇报”,密切与其他监管局的“横向沟通交流”,及时汇总报送评价工作周报,及时收集反馈各监管局现场评价中遇到的政策口径和疑点难点问题,并做好和对应监管局的答疑解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