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cation
咨询电话

151 0105 1188

抓好“五步骤” 不断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水平

2024-09-17 08:25:52

浏览量

近年来,秦安县财政局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号召,将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水平作为深化财政改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举措。通过“事前评估、目标管理、运行监控、绩效评价、结果运用”五个步骤,促进公共资源配置更加合理、高效,不断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水平,推动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 抓好事前评估,加强事前约束

坚持制度先行,结合工作实际制定《秦安县县直部门预算事前绩效评估实施细则(试行)》,进一步明确评估的对象、内容、方法、程序,做到有规可循,有章可依。大力完善项目“准入”机制,将县级出台的重大政策和项目全部纳入事前绩效评估,做到应评尽评,2024年已完成20个项目的评估工作。

二、 抓好目标管理 ,夯实绩效基础

坚持预算编制绩效目标导向,不断扩大预算绩效目标申报范围、完善指标体系。根据填报主体特点,分类设计整体支出和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申报表,统一模版,提高编报效率。同时将绩效目标与部门预算有机融合,对绩效目标审核不通过的项目,不予安排预算。对公用经费等日常运转支出采用共性绩效指标体系,部门之间实现横向对比,切实做到将“小钱管住、管牢”;对项目支出采用个性绩效指标体系,分行业细化、量化目标,并将绩效目标作为预算安排的硬约束,2024年累计审核70个部门142个项目的个性绩效目标,绩效管理质量不断提升。

三、 抓好运行监控 ,强化全程管理

按照“全面覆盖、突出重点、权责对等、约束有力、及时纠偏”的原则,定期对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情况开展继续绩效运行“双监控”,对绩效目标、执行匹配度高的项目,在资金拨付、库款调度等方面予以倾斜;对匹配度低的项目及时进行预警,能纠正的纠正,纠正不了的暂缓或停止安排预算资金,2024年预警项目124个,占10%,资金使用质量大幅提升。

四、 抓好绩效评价,提高资金效益

积极开展项目绩效评价,建立自评和重点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机制。一是要求预算部门对所有县本级资金项目支出及部门整体性支出开展自评;二是扩大重点评价的范围,2024年财政重点评价项目扩大到26个,并对专项债券项目进行财政重点绩效评价;三是开展22个自评项目抽查复核工作,评价范围和质量显著提升。

五、 抓好结果运用,强化责任意识

高度重视预算绩效管理结果运用。一是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通报制度,将预算绩效结果进行通报,对工作成效明显的部门单位予以表彰,对工作推进不力的责令改正。二是将财政重点评价结果作为安排预算、完善政策、改进管理的重要依据。对2023年财政重点评价为“中、差”的项目所涉及的部门,减少其2024年项目预算资金安排。三是健全常态化绩效信息公开机制,自觉接受社会各方监督,不断提高资金使用的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