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专项资金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2024年,南宁市财政局首次聚焦涉企和产业类专项资金,选择现代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公交客运企业成本规制补贴和航线补助专项资金为试点对象开展产业专项绩效指标体系建设,形成了733条核心绩效指标及指标标准,构建起3个专项资金绩效指标体系。
多源融合形成绩效指标导向。从符合政策要求、符合工作实际及符合持续发展三个导向出发,构建全方位的绩效指标框架。既依据政策明确总体框架与基本原则,又结合国家及地方发展战略确保财政资源合规高效使用,同时融入行业和领域特定需求以提升服务与管理质效,并持续收集最新研究成果以推动指标体系创新与完善。
四个维度考量绩效指标内容。考量相关性,确保所选绩效指标与专项资金的政策导向、目标、行业发展趋势以及南宁市实际紧密相连;考量针对性,不同补贴方式侧重不同的绩效指标,更好地体现政策的支持方向和实施意图;考量可考核性,审视所选绩效指标是否定义清晰,定量指标是否说明计算方法,定性指标是否具体明确、可考评;考量可获取性。主要考察绩效指标在实际操作中是否便于收集数据,以及数据来源渠道是否稳定可靠。
三个标准推动绩效指标应用。明确数据标准,为各项绩效指标设定统一的数据采集、处理和报告规范,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明确绩效标准,为每项指标设定明确的绩效基准值或目标值,根据绩效指标内容的特点,从计划标准、历史标准、行业标准和其他标准中确定具体的绩效标准。明确评价标准,综合绩效指标内容及绩效标准特点设计科学的评价标准。
构建更加合理科学的产业发展指标体系,不仅是对专项资金使用效率的提升,更是对地方经济发展路径的精准把握。南宁市财政局将不断探索、完善和优化产业专项绩效指标体系,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正确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