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cation
咨询电话

151 0105 1188

荆门市创新绩效管理机制取得新成效

2025-03-07 08:26:46

浏览量

       近日,从市财政局获悉,2025年,我市通过事前联动机制压减部门信息化项目申报资金1.48亿元,预算安排金额较申报额下降57.6%,绩效管理改革成效明显。这是市财政局以“绩效评估与预算评审事前联动、财政评价与财会监督事后联动”为核心,在创新绩效管理机制、推动监管效能升级方面取得的新突破。

近年来,我市以零基预算改革为抓手,破除“基数+增长”的传统模式,从零点出发因事配钱,从起点出发提高预算绩效,严控项目新增和提标。制定印刷费、物业管理费、维修(维护)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等15个支出标准,出台信息化项目建设等专项管理办法,从源头管控超标准建设、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信息化项目评估评审中,我市建立“规划先行、资源共享”的评审机制,将事前绩效评估、预算评审两件事合成一件事,组织多领域专家成立评审组,从立项必要性、投入经济性等七个维度对项目进行“穿透式”评审,对不符合规划要求、数据不能对接共享、设备及资源利用不充分的新建或升级改造项目进行管控。2025年,市直部门申报144个信息化项目。经评估评审后保留108个,取消及暂缓36个,预算安排金额从申报的2.57亿元压减至1.09亿元。

事前实行绩效评估与预算评审联动的同时,我市创新实施“监督+评价”财政监管机制,将财政评价与财会监督深度联动、一体推进。出台《财政监督评价工作方案》及操作指南,评价内容由全面关注决策、过程、产出、效果改为重点关注效果,评价指标由几十个改为一般不少于5个不超过10个,评价建议由侧重绩效改进改为绩效改进和预算优化,评价实施由委托第三方改为财政干部做评价,将全局35岁以下年轻干部全员编入监督评价组。为推进工作,市财政局新春第一次业务培训专门就监督评价工作开展培训,为后续改革夯实了基础。

据悉,未来,我市将持续推进监督评价改革,实行一季一调度、年底亮晒比,推动财政资金从“分蛋糕”向“管效能”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