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资源配置效率,助推福建省对外经贸发展工作持续向好发展,福建监管局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关键环节,突出提质增效,以“四个举措”扎实开展福建省经贸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绩效评价工作,充分发挥中央财政资金在引导促进外经贸高质量发展方面的作用。
一、提高政治站位,细化实施方案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组织认真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刻认识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同时,深入学习行业政策、监管要求、资金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规定,深刻领会做好重点绩效评价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提升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增强做好评价工作的责任感与紧迫感。二是细化本地方案。认真研究评价指标体系,准确把握评价要点与标准,结合福建省实际制定详细可行的绩效评价实施方案,明确评价范围、方法、步骤和时间节点,为有序开展评价工作提供清晰指引。三是做好前期准备。主动与福建省财政厅、省商务厅联系对接,结合转移支付预算执行常态化监督等工作,全面梳理资金下达及支出情况,掌握项目基本信息,做好基础数据的搜集整理和初步分析工作。
二、规范评价流程,注重质量控制
一是严格遵循评价程序。从佐证材料收集到底稿编制均严格落实评价程序规范和评价规则要求,逐项逐条对照评价指标和要点,认真确认和记录有关情况,确保评价过程规范严谨。二是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通过资料审核、实地调研、问卷调查、访谈座谈等多种方式,全方位收集数据信息,作为评价分析的具体依据,客观反映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和项目实施效果。三是准确认定评价结果。以经被评价对象确认的工作底稿为基础,按照具体指标分值和计分依据,准确计算总体评价分数及等次,确保评价结论客观公正、分数准确可靠。
三、实地抽查复核,强化穿透验证
一是挑选重点地区分组复核。结合资金分配实际情况,选取获得资金较多的地区开展实地评价,了解当地支持外经贸发展的相关举措,掌握资金逐级分配下达拨付的全链条情况,提升评价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二是选择重点企业走访调研。在调研企业筛选中,既考虑企业获得资金覆盖面要求,又考虑不同企业规模,从企业类型、资金投向、业务范围等多个维度选取走访企业清单,确保评价样本的多样性。三是增加重点问题辅助验证。在已有访谈问题和调查问卷基础上,结合具体地区实际情况,增加关税政策变化对企业外经贸实际影响等问题,为评价指标提供辅助验证和补充佐证,确保评价结果客观真实。
四、深化结果应用,推动管理提升
一是注重成果运用,做到以评促管。以绩效评价为契机,树立监管与服务并重的思维,做好财政政策的解释宣传工作,及时回应和解决地方相关部门提出的资金管理使用方面的问题。二是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通过在评价工作中察实情、访人员、找问题,做到“边评价、边思考、边研究、边提炼”,注重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剖析,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完善政策提供参考依据。三是及时总结经验,提高评价质效。及时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复盘”,提炼先进经验,总结过失不足,持续完善绩效评价工作流程,努力推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迈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