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cation
咨询电话

400 689 0958

贵州省财政厅:以财政重点绩效评价为抓手 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提质问效

2021-11-30 10:27:28

浏览量

QQ截图20211126152300.jpg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贵州省委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2021年,省财政厅委托24家第三方专业机构对2020年度的3家部门整体支出、7支社会保险基金和33个重点项目支出开展财政重点绩效评价。评价涉及财政预算资金3132.97亿元(其中省本级财政预算资金2093.26亿元),项目涵盖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险等领域。绩效评价是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重要一环,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设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抓手。特别是在当前财政运行处于“紧平衡”的状态下,绩效评价是推进打破资金安排固化的格局,优化财政资金配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重要举措。

  一、绩效评价范围不断扩大

  2021年共对43个项目开展财政重点绩效评价,评价范围由以往的一般性项目拓展到部门整体支出和专项债券项目支出;评价资金由省本级财政预算资金延伸到中央转移支付和社会投资。特别是将7支社会保险基金首次纳入财政重点绩效评价范围,实现我省绩效评价“四本账”全覆盖。

  二、绩效评价质量不断提升

  为确保绩效评价质量,省财政厅对第三方专业机构绩效评价质量管控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主要采取以制度管理为根本、以全过程监督为主线、以专家评审为保证的质量管控一系列措施,确保绩效评价规范有序、真实可信和科学合理。

  一是健全绩效评价质量管理制度,确保绩效评价规范有序。制定出台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评价结果应用管理、第三方机构管理和评审专家管理等一系列制度办法,对参与绩效评价的机构和人员进行规范管理。针对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不断修改完善绩效评价质量评审验收方案,强化对第三方机构制定的实施方案、指标设计、现场核查、报告撰写和工作纪律等方面的评审把关。2021年参与绩效评价的24家第三方专业机构,12家获得优秀等次,7家获良等次,优良等次比例大幅提高,评价质量不断提升。

  二是强化全过程绩效评价监管,确保绩效评价真实可信。把好公开招投标关。明确要求第三方机构投标书必须真实填写社会信誉、专业能力、执业规范、管理方式、工作实绩等基本信息,否则一票否决。特别是在充分体现公开、公正、公平、透明的基础上,强化实绩和信誉优先原则。抓实岗前培训和指导。重点对第三方机构人员、被评价部门管理人员、财政厅相关处室人员和市州财政部门业务人员进行培训。通过讲透政策、说明目的、分享信息,有效提升评价能力;通过明确任务、强化工作纪律,有效督导绩效评价。同时,提前准备绩效评价报告格式模板,作为撰写绩效评价报告的规范标准,并在培训会上分析点评以前年度绩效评价案例,分享经验,提出问题,强化要求,有效规范绩效评价。强化事中跟踪监督。省财政厅成立工作专班,开展一对一的服务和跟踪监管。各地财政部门也明确专门联络员,负责对接服务、组织协调、上传下达和提供资料接受评价的同时,做好核实评价人员身份、跟踪监督现场调研和提出意见建议等事项。

  三是着力评价报告评审验收,确保绩效评价科学合理。组织第三方机构、被评价部门、财政系统和特聘专家开展集中会审,广泛征求改进意见;推动第三方机构之间交叉阅审,相互完善提高评价报告质量;强化专家评审,评审专家结合监管人员对第三方机构的执业行为和过程评分情况,对每个评价报告的最终文本及其附件进行评审,提出评审结论,评出分值和等次;厅党组召开会议对评价工作进行审议结项,结项后向省政府呈报评价情况报告。这种全过程各环节把关,对于确保绩效评价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不断加强

  从43个项目绩效评价结果看,整体实施效果良好,评价等级为优6个,评价等级为良30个,评价等级为中7个。财政资金的投入使用,较好地完成了预期目标,对于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制度机制、资金管理、项目管理、资产管理、绩效管理等5个方面的问题485条。

  根据评价结果,省财政厅将坚决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严格执行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强化部门支出责任和绩效意识,加强评价结果应用,推进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提质问效。一是督促预算部门针对评价中发现的问题逐条梳理,限期整改,对无法整改的问题说明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对评价中未抽查到的,进行自查自纠,举一反三。 二是督促预算部门按照预算绩效管理要求,按程序及时公开绩效评价结果和整改落实情况。三是建立健全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挂钩机制,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2022年部门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的重要参考依据。四是按照贵州省省直机关综合考核要求,绩效评价整改落实情况、绩效信息公开、评价结果应用等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内容已纳入年度省直机关服务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进行考核,强化预算硬约束,树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意识,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