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cation
咨询电话

151 0105 1188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的全面流程

2025-05-04 08:28:11

浏览量

财政部门及各预算单位均需对财政资金实施绩效评价。为帮助您更好地了解绩效评价工作,我们将为您详细梳理其基本流程。

一、明确绩效评价的对象

绩效评价的对象是由各级财政部门和各预算单位共同确定的,这一过程需依据绩效评价的工作重点及预算管理的要求来进行。预算部门在年度内提出的绩效评价对象,会结合本单位的工作实际情况,并报送给同级财政部门进行审核。同时,财政部门也会依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及年度工作重点等原则来直接确定评价对象。值得注意的是,在项目入库前,需要预先填写预算项目的绩效目标,因此,针对这些项目,我们也应开展相应的绩效评价工作。

二、绩效评价通知的下达

在正式展开绩效评价工作之前,财政部门及各预算部门(单位)需共同下达一份详尽的评价通知。这份通知将明确阐述评价的任务、目的、所依据的准则、评价的时间安排以及相关的要求,以确保评价工作的有序进行。

三、组建绩效评价团队

财政部门会同被评价对象的主管部门,共同抽调相关单位人员或外聘专家、中介机构等第三方力量,组建起专门的绩效评价团队。该团队将承担起绩效评价工作的组织与领导职责。同时,财政部门需对第三方机构的工作进行规范与指导,以确保评价工作的专业性与高效性。

四、制定绩效评价工作方案

针对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专门的组织机构会依据评价对象的不同特点,精心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这些方案涵盖了诸多方面,如评价的对象与责任人、评价的目的和依据、评价指标和标准、评价的时间安排、拟采用的评价方法,以及需要被评价对象及单位准备的相关资料和工作要求等。

五、广泛收集绩效评价所需资料

为了全面、客观地开展绩效评价,评价小组会采取多种途径收集基础资料。这包括要求被评价对象单位主动提供相关资料,如绩效评价对象的基本情况、财务数据、统计报表等;同时,评价小组还会通过现场勘查、问卷调查以及面对面询问等方式,深入了解绩效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这些基础资料对于准确、全面地开展绩效评价至关重要。

六、对资料进行细致审查与核实

在收集到基础资料和相关数据后,绩效评价小组成员会深入实地,对数据的全面性和真实性进行仔细核实。这一步骤旨在确保所整理出的资料和基础数据能够真实反映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和绩效,从而为财政资金绩效评价提供有力支撑。

七、全面综合分析,形成科学评价结论

在整理完备的评价资料基础上,绩效评价小组成员将依据评价方案,展开全面的分析工作,并据此提出初步的评价结论。此结论将经过评价单位的严格审核,最终成为编制评价报告的重要依据。若在评价过程中遭遇复杂或疑难问题,专家论证环节将适时介入,以确保评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八、撰写与提交评价报告

评价报告作为绩效评价工作的最终成果,是对被评价对象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的全面总结。根据相关指南,财政部门、预算部门以及具体使用财政资金的单位都有责任和义务提交绩效报告。预算部门需确保所提交报告的基础资料真实、合法且完整,而财政部门则需对报告进行细致的复核,并提出针对性的审核意见。

九、绩效评价结果反馈

在完成绩效评价后,应制定一份详尽的评价结果反馈通知书,并迅速将其传达给预算单位。与预算单位进行积极的沟通,就绩效评价结果展开深入讨论,以期进一步完善评估报告。预算单位应依据绩效评价结果,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强化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水平,规范资金支出行为,降低支出成本,并增强支出责任意识。

十、绩效评价档案的建立

在绩效评价工作结束后,实施机构需进行全面总结,包括工作背景、基本情况、初步结论、审核认定结果,以及在评价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政策制度完善建议等,并以书面材料形式上报给绩效评价组织机构进行备案。组织机构需妥善保管这些资料,建立起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的档案。特别是对于那些涉及专项资金使用或工程项目的财政资金绩效评价报告及相关数据,更应建立项目库,进行动态化管理,以便于对项目后续绩效进行进一步评价。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