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按照财政部统一部署,吉林监管局深入一线,走进基层,扎实开展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资金重点绩效评价工作。
一、科学选点定方向,同步评价提效率
根据前期调研与监控分析,结合吉林省农业大省的实际情况,选取长春、松原两个产粮大县较为集中的地区开展现场评价,保证评价结果客观公正。高度重视本次绩效评价工作,抽调精干力量成立评价组。同时,为提高工作效率,评价组分成两个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工作流程及时间节点后,同步赴两个地区开展现场评价,小组间及时沟通情况,严格按照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工作。
二、走进基层摸实情,深入一线促评价
本次评价主要涉及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评价小组采用“集中座谈+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工作。由分管局领导亲自带队,实地走访31个村镇,涉及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53个,共集中座谈235人,累计发放调查问卷211份。集中与经营主体负责人、种植大户开展座谈,了解种植品种、田间管理、成本投入等农业生产情况,并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收益主体对补助资金政策的满意度。实地走访调研,抽选部分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开展实地走访,了解是否及时、足额收到补助资金,调研生产设施改善、库房建设、农业机械更新以及内部管理制度、财务状况等情况。
三、共识引领促整改,成果落地保实效
在财政资金的推动下,农业经营主体的粮油单产提升、绿色循环种养等技术已成为推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的有力支撑。我局将在确保农业经营主体规范使用财政资金的基础上,加强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强化监管,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醒项目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督促立即整改,跟踪项目整改落实情况,提升专项资金使用绩效,确保绩效评价结果发挥导向作用,助力农业实现“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