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监管局围绕提升绩效评价工作的科学性、精准性与实效性,进行积极探索,运用线上问卷调查平台,创新评价方法,精准掌握政策实施效果,发现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为优化绩效评价方式、提升绩效评价效率、完善评价全环节提供新模式。
一、创新评价方式,实现“三个转变”
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资金绩效评价工作中,改变评价前期仅依赖查阅材料和集中座谈的传统模式,将线上问卷调查作为“先手棋”,打通绩效评价前期壁垒。一是从“抽样走访”到“全面覆盖”的转变。依托线上平台,在短时间内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资金满意度问卷,精准推送至兵团所有获得该项资金支持的合作社、家庭农场及龙头企业,实现评价对象的全覆盖,有效避免样本偏差,确保评价结果的普遍性和代表性。二是从“定性为主”到“定量精准”的转变。问卷设计紧扣“过程-产出-效益”这一绩效评价逻辑链,设置了包括资金申请便捷度、资金到位情况、资金对经营能力的提升、经营增收情况等多个可量化指标。通过系统自动生成的统计分析图,资金使用效能被直观、清晰的呈现,评价结论由“印象判断”转为“数据说话”。三是从“延时总结”到“实时把脉”的转变。利用线上平台的实时数据回收功能,使我局在评价过程中能动态掌握整体进展,及时发现共性问题和突出亮点,为绩效评价的中期方向调整和现场谈话重点提供精准靶向,极大提升了绩效评价工作效率。
二、聚焦核心问题,评价内容“精准画像”
本次线上调查问卷紧紧围绕“能力提升”这一核心政策目标,重点评价以下方面:一是政策落实率,通过主体对资金申报流程、评审公示、资金拨付等环节的满意度评分,客观反映各师市政策执行的流畅度和透明度。二是资金使用效益,重点调查资金在“购置新设备、培育新品牌”等方面的实际投向,并通过受益主体年度的营收增长等数据进行关联分析,初步研判资金使用方向和产出效果。三是主体能力提升,问卷设置主体对于自身在“生产技术、经营管理、辐射带动”等方面的能力提升自评模块,直接反映能力提升资金的最终落脚点成效。四是问题与诉求收集,开设开放式问答,广泛收集受2024年度资金支持主体,在资金使用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以及对未来政策调整的具体建议,听到了与以往不同的“真心话”。
三、巩固评价成果,推动结果“高效运用”
强化绩效评价成果运用,做好绩效评价“后半篇文章”,形成“评价-反馈-优化”的管理闭环。一是强化结果导向,驱动政策优化。评价结束后,建议将评价报告作为修订相关资金管理办法及开展下一年度工作的参考,调整扶持重点、简化申报材料、出台相关政策,提升经营水平等的重要依据,确保下一年度资金投放的更加精准、高效。二是建立长效机制,赋能常态监督。将此次线上问卷调查的模式、指标与流程固化,逐步构建一套常态化、数字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资金绩效监测体系,实现从“阶段性评价”向“常态化管理”的转变。三是促进信息公开,提升资金效益。适时以适当的形式公开相关评价结果,监督各级部门,将受资金支持主体反馈的服务需求,转化为优化资金发放流程、提升资金使用效益的具体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