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增强预算单位支出绩效意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推动全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包河区财政局立足本区实际,提前谋划,多措并举,积极探索实践,规范开展财政重点绩效评价工作。
一是优化项目选择,绩效评价提质扩面。在预算单位支出全面自评的基础上,优先选择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重大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社会关注度高、实施期长的项目,聚焦产业发展、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选择24个重点政策、项目和部门整体支出开展绩效评价,涉及资金21.25亿元,覆盖“四本预算”,将评价范围延伸到政府采购、政府购买服务和国有资产管理,以及政策实施效果等多个方面。
二是严格评价标准,探索创新评价方式。出台《包河区区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规程》,深化制度建设,全面规范评价流程。探索开展成本效益分析法,定性量化成本和收益。重点对项目立项、资金落实、项目管理、项目产出和项目效益等方面进行评价。探索实施“评价报告+分析报告”双报告模式,以评价报告为基础,以分析报告为提升,增强绩效评价成果的实用性,应用性。
三是强化管理措施,确保中介机构质量。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覆盖面广、专业性强,引导和规范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已成为加强绩效管理的重要措施。包河区财政局制定了第三方绩效评价的管理办法,建立第三方机构执业质量考核机制,为全面开展财政重点评价提供专业支持。同时,财政部门深度参与绩效评价过程,在项目评价方案、评价标准的制定和报告的撰写等关键节点加强政策性指导,共同学习探讨项目建设内容、背景意义,提高第三方机构绩效评价工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