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cation
咨询电话

151 0105 1188

积极探索“四种”模式 提高 预算绩效管理水平

2022-03-08 14:25:45

浏览量

       2021年,普洱市财政局在持续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推进重点环节、重点项目扩围增效,做“优”绩效目标,做“实”绩效监控,做“深”绩效评价,夯实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财政+部门+第三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模式,努力提升预算绩效管理能力和水平,确保财政资金规范高效。

1.“要你做+教你做”模式,让绩效管理推进更顺畅

       一方面沿用传统推进思路,采取适时举办培训班、下发文件通知等方式,从面上逐步普及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相关理论知识,明确预算部门主体责任。

       另一方面创新推进思路,采取“点对点”或“手把手”方式,借助与预算部门业务对接、业务咨询、工作研讨、考核等契机,进行预算绩效管理政策宣传和业务操作技能讲解,确保相关工作得到高效推进。

2021年度普洱市财政局组织全市预算绩效管理业务培训,主动深入到部门单位、中介机构开展预算绩效管理政策讲解及业务培训4次,累计培训人员150人次。

2.“财政+部门+第三方”模式,让绩效管理更规范

       以“目标定向”为引领,以“评价反馈”为抓手,强化预算绩效“针对性”、“长效性”。在预算绩效目标审核,重点项目、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环节引进第三方机构,形成以实现共同提升为最终目标,财政部门牵头、预算部门参与、第三方技术支持的体系。

       2021年市财政局开展市本级预算支出项目绩效目标审核工作,截止2021年12月31日,共计评审通过3,968个项目,纳入市级财政项目库管理,涉及金额2,665,930.03万元;引入第三方开展对10个市级重点项目及1个部门整体支出的财政绩效评价工作,涉及资金82,212.71万元;将第三方独立评价情况进行分析梳理,对突出存在的问题,以专报形式上报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并按要求通报市纪委、市审计等相关部门,得到了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3.“主动监管+共同提升”模式,让绩效管理更高效

       按照“多出选择题、少出问答题、留有填空题”的思路,利用上级部门绩效管理的成熟经验和现有信息化平台,针对不同监管对象,采取以主动监管为抓手、共同提升为目标,帮助预算部门尽快适应改革要求,尽快进入工作角色,逐步提高绩效目标、绩效跟踪和绩效评价质量,稳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2021年,市财政局针对市级部门单位在绩效目标审核、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情况通报,并提出相关整改的具体意见建议,以便于部门单位整改提升,达到全市绩效管理工作共同提升的目标。

4.“自主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创新结果应用”模式,让绩效管理扩围增效

       一是将部门新增重大政策和项目事前评估结果作为申请预算的必备条件,未按要求开展绩效评估或者绩效评估结果为差(评估结果低于80分)的不得纳入项目库和安排预算。选取了4个项目(涉及资金4,278.49万元)开展现场审核(首次),形成审核报告反馈部门予以应用。

       二是开展对使用市级预算资金的中央预算单位(气象局)开展财政重点绩效评价工作。

       三是将绩效评价工作拓展到PPP项目(自主开展思茅至澜沧高速公路PPP项目绩效评价)。

       四是健全绩效管理工作考核结果与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挂钩机制,对市级一级预算单位中绩效管理工作考核结果为优、良的,在2021年市本级部门预算安排中优先给予支持;对考核结果为合格的,核减2021年市本级部门预算安排项目资金总额的10%(共核减市政府驻沪联络处等3家单位项目资金37.93万元)。

       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内容,是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的关键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