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cation
咨询电话

400 689 0958

财政部四川监管局:严把“三关”,推动绩效评价工作走深走实

2022-09-02 10:55:11

浏览量

QQ截图20220902114429.jpg

       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既是优化财政配置、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的关键举措,也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内容。四川监管局按照职能转型新要求,不断优化绩效管理手段,坚持将绩效评价作为重要工作抓手,以做好绩效评价“前中后”三个环节为着力点,筑牢绩效评价“基础关”“质量关”“实效关”,进一步推动绩效评价工作走深走实,助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一、做细前端准备,严把“基础关” 

  提前做好统筹谋划,把握政策要求,全面了解基本情况,精心组织部署,不断夯实评价基础,为绩效评价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根据财政部布置的绩效评价工作任务,成立由局领导任组长的绩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绩效评价工作进行统筹指导,做到绩效评价工作“全局一盘棋”,凝聚内部工作合力,形成局领导靠前指挥、归口监管处室具体负责牵头实施的工作布局。二是注重学习培训。采取“集中培训+个人自学”的方式,积极组织评价组成员参加财政部和局内培训,学习绩效评价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确保评价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并对难点、疑点问题开展集中研讨,进一步吃透政策依据、熟悉评价体系,加深对评价工作认识理解,扎实练好“内功”。三是全面掌握情况。结合工作需要,提前与省级财政、业务主管等部门座谈交流,认真听取、收集相关地区和部门的经验做法、困难问题及意见建议,互通信息、共享资料,从面上掌握被评价项目资金投入、实施进度、目标设置、绩效自评等方面情况。四是精心制定方案。结合四川省工作实际和收集掌握的情况,进一步优化工作计划和工作流程,明确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细化制订实施方案,为开展实地评价工作做好准备,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二、做实中端实施,严把“质量关” 

  通过优化绩效评价模式,采取科学有力工作方法,内外结合,上下联动,不断强化质量控制,科学组织实施,严控绩效评价质量。一是科学选取点位。综合直达资金动态监控、预算执行监管、绩效自评等多方面情况,选取资金规模较大、项目类型覆盖较多、有代表性的地区开展现场评价,重点关注前期动态跟踪和日常监管发现问题较多的项目。二是畅通上下联系。通过工作周报、电话请示等方式,主动加强与财政部相关司局的工作联系,了解政策要求,汇报工作进展,把握工作重心。三是发挥外部优势。持续深化联合联动,调动省级财政、业务主管部门及其他监管机构参与绩效评价工作的积极性,发挥联合监管工作机制作用,加强“评中”联动协调,并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参加绩效评价工作,为绩效评价提供专业支撑,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科学。四是优化评价方法。坚持以现场评价与非现场评价相结合的原则,紧扣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系统数据分析、资料审核、实地勘察、走访群众、问卷调查等方式对被评价项目开展定量定性和综合评价分析,切实做到“给一分有据,扣一分有理”,真实、准确、全面反映项目资金绩效实际状况。 

  三、做好末端整改,严把“实效关” 

  聚焦评价结果,坚持问题导向推动整改,注重结果运用和调查研究,扎实做好绩效评价“后半篇文章”。一是广泛凝聚共识。与被评价单位就评价结果进行全面充分沟通,既充分肯定成绩和总结经验,又正视问题和不足,共商解决问题的良策,对评价得分和扣分点一一说明政策要求和评价标准,形成客观完整的评价结论。二是有力推动整改。根据财政部工作安排,认真梳理评价发现问题清单,并向省级财政部门印发整改通知书,反馈绩效评价结果,指出相关问题,明确整改要求,限定整改时限,压实整改责任,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统筹推进问题整改工作。三是强化结果运用。通过联席会议等方式,督促省级财政部门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完善政策、加强管理和编制预算的重要依据,依法依规公开相关绩效评价结果,保障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和财政政策目标如期实现。四是深入调查研究。在绩效评价过程中,坚持评调结合,深挖影响资金绩效的关键原因,发现预算执行和项目推进中的梗阻,以“小切口”为突破,深入“解剖麻雀”,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意见建议,为发挥资金效益把脉问诊开好药方,为预算编制、改进管理提供决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