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升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资金监管成效,近期,内蒙古监管局与自治区财政厅、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组成联合评价工作组,开展“科尔沁草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绩效中期评价工作,通过聚合各相关部门专业人员力量,较好地推动了项目建设提速实施,促进财政资金落地见效。
增强“思想共识”,让系统治理理念“入脑入心”。4月14日,在进点座谈会上,工作组强调: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山水林田湖草沙进行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通辽市各级、各相关部门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和相关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全面、完整、准确理解实施该项工程的重要意义和深刻内涵,贯彻新发展理念,采取有力措施,高质量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作。各部门分别从自身业务的角度提出工作建议和要求,内蒙古监管局从发挥财政资金效益角度提出了规范项目管理、加强资金使用、强化跟踪问效等意见建议。通辽市相关部门表示,将在前期工作基础上,进一步采取有力举措,加快推动项目实施。通过相互交流,凝聚了上下共识,畅通了纵向贯通、横向协调的工作机制。
集聚“携手之力”,让联合监管行动“聚力聚效”。工作组采取座谈了解、查阅资料、实地查看等方式,主要围绕当前项目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中央资金使用及管理及配套资金到位情况、落实自然保护地和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情况、绩效目标实现情况等开展绩效评价。一是实地查看,现场解决实际问题。内蒙古监管局、自治区财政厅和通辽市相关项目负责人利用两天时间,现场查看部分代表性的项目,对在项目现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比如,针对扎鲁特旗山洪沟侵蚀治理工程约1公里治理项目未连接影响实施效果问题,现场与施工单位沟通,要求将两段工程连接畅通,优化项目的实施。二是查阅资料,对项目进行全面“体检”。工作组全面梳理资金、项目、管理脉络,针对发现的问题,分别由相关部门人员从专业角度提出工作建议和解决思路。比如,项目实施单位正在准备向上级备案调整实施方案,经讨论,工作组建议项目实施单位将本次绩效评价工作发现的项目调整情况一并备案,防范项目实施风险。
扛起“担当之责”,让调查研究工作“见行见效”。内蒙古监管局始终牢记树立政治机关意识,聚焦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财政部中心工作,将调查研究作为自觉行动,一方面注重发现问题,另一方面深入分析原因,积极建言献策。一是关注难点堵点,深入挖掘成因。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是综合性、系统性强的工程,对项目实施、资金支付等方面发现的问题,通过实地踏勘、座谈访谈等方式进一步分析问题成因,找出问题症结,提升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资金监管质效。二是全面分析研判,积极建言献策。到基层一线、项目现场进行绩效评价,能够获取第一手的资料,听取最生动鲜活的案例,是宝贵的调研机会。借助这次机会,不仅关注项目本身的问题,还从体制机制、政策制度的角度分析问题,积极建言献策,推动举一反三并加强长效机制建设。
目前,评价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下一步,内蒙古监管局将会同自治区相关部门持续抓好评价工作过程管理,确保评价工作顺利、高质、高效实施,及时以评价报告、专题报告等形式向财政部和自治区政府报告工作成果,并按照闭环监管的理念,跟进督促相关问题整改,当好重大项目在内蒙古落实的“护航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