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cation
咨询电话

400 689 0958

精准把脉开良方 力促改革破困局 ——全域推进财政运行综合绩效评价的“罗庄路径”

2023-04-05 08:34:25

浏览量

中国财经报 

       乡镇财政作为我国“五级财政”体系的最基层,在落实区域发展战略、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乡镇财政普遍存在职能弱化、财权事权不匹配、包袱重、自主能力不足、活力难以激发等问题。在当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强化乡镇财政建设,提升基层财政治理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为破解乡镇财政困局,促进财政可持续发展,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积极探索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率先实现镇街财政运行综合绩效评价全域覆盖,总结形成“一个中心、两套体系、三项改革”的实践经验,在充分调动乡镇发展积极性、促进财政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趟出了一条财政运行综合绩效评价的“罗庄路径”。 聚焦财政可持续发展,综合绩效评价率先全域覆盖

  政府财政运行综合绩效评价,是从财政视角考量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数量、质量以及成效。开展财政运行综合绩效评价对于科学分析地方财政运行质量、防范化解财政风险、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罗庄区作为临沂“南工重地”,工业结构偏重、资源能源依赖强。近年来,在国家实施蓝天保卫战和新旧动能转换的背景下,罗庄区进入转方式、调结构的改革攻关期,面临着经济增速放缓、活力不足、财力困难等现实问题,加快财政体制改革势在必行。通过综合绩效评价为乡镇财政精准把脉、对症下药,激发乡镇活力及内生动力,成为财政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2020年,山东省选择罗庄区作为全省乡镇财政运行综合绩效评价试点,拉开了财政运行综合绩效评价序幕。2022年,在全面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以罗庄区为全域推进评价试点,实现下辖8个镇街评价全覆盖,进行横向比对、全面衡量。评价中,组建了一支由财政部门、高等院校和第三方机构的人员组成的精干团队,强化绩效评价的规范性、科学性和精准度,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新思维,解决“为什么评”“评什么”“怎么用”等问题。

  科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探索综合评价和分类评价

  指标体系是绩效评价的核心,其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直接影响评价工作的质量和评价结果的可应用性。评价本着“删繁就简、科学实用、重点突出”的原则,经反复论证、优化,最终依据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立足两大基本点和落脚点,构建起覆盖面广、针对性强、定量与定性兼顾的指标体系。

  两大基本点是指:一是围绕共性问题,实施综合评价。紧扣“是否缺钱、能否用好”这一主题设置评价指标,以探寻各镇街在财政运行、管理规范和财政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二是突出个性问题,探索分类评价。罗庄区八个镇街包括五个街道和三个镇,在行政体制、区位特点、财源基础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一把尺子量到底”会使评价结论“八镇一面”,不利于各镇街特色的呈现,以及评价结果的公平公正。比如区位优势明显、工业基础良好的街道在各项指标得分中会明显占据优势;而工业基础薄弱、农业占比较大的乡镇在评价指标中劣势凸显,导致评价结果更多体现各街镇现状,却忽略了其在财政管理方面付出的实际努力。因此,罗庄区将“分类分层评价”作为突破口,立足各镇街自身定位和产业基础、优势特色设置差异化个性指标,通过摸清镇街财源建设现状和发展定位、经济发展瓶颈和前景空间,充分调动乡镇当家理财、增收节支的积极性,激发乡镇形成本地特色经济、培植涵养财源的动力。比如,盛庄街道是工业强镇,其个性指标设置为新项目启动和新旧动能转换;黄山镇经济基础薄弱,发展的潜力在于乡村振兴,其个性指标就设置为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等。

  两大落脚点,是指“两套指标体系”。基于以上共性及个性维度,评价围绕收入绩效(钱够不够花)、支出成效(花得好不好)、管理效能(管理行不行)、可持续性(能不能持续)四个方面,在深入分析各镇街财政运行的共同特点后提炼出共性评价指标;结合镇街职能差异提炼个性化指标,建立共性+个性相结合的“1+X”指标体系。共设置5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23个三级指标,以及25个个性指标。同时,采用功效系数、是否评判、达标考核等多种评分方式,对镇街财政运行综合状况进行评判,以通过对镇街财政运行状况的系统深入“解剖”,为镇街财政资金运行精准“把脉”。

  调体制促管理保持续,有效激发基层财政活力

  绩效评价的关键在于结果应用。开展乡镇财政运行综合绩效评价,全面反映乡镇财政收支现状、整体管理效能、风险防控能力,强化评价结果应用,能够优化乡镇财政管理模式,推动乡镇财政治理更好地为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和决策部署服务。

  通过财政综合绩效评价的深度剖析与把脉发现,财政管理体制激励性不强、财政财务管理不够规范、财源建设成效不够明显等,是困扰罗庄区乡镇财政发展的主要问题。为此,罗庄区按照“调体制、促管理、保持续”的原则,积极推出“完善体制、提升财务、培植财源”三项改革,以充分激发乡镇发展活力,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

  调体制——进一步完善区镇财政体制。通过绩效评价发现,现有的区镇体制已“名存实亡”,无论财税贡献大小,各镇街支出规模大体相当,无法有效调动镇街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为此,罗庄区出台《关于完善镇街财政体制的意见》,重新划分区镇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逐步解决财权与事权不匹配问题;按照“增支增收”、各方受益的原则,调整镇街税收激励政策,对新增税源、新增财力提高激励力度,充分调动镇街抓收入的积极性;探索非税收入(部分)属地管理机制,对各类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促管理——进一步规范财政财务管理。评价发现,当前基层财务管理存在诸多不规范之处,如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信息化水平不高、绩效管理水平偏低等。为此,罗庄区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镇街财政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从规范预算执行、规范财政支出、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等方面,对基层财务管理进行统一规范和约束。同时,组织开展“打造磐石财政、镇街财务大比武活动”,评选先进镇街分档予以奖励,镇街财务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保持续——进一步增强自我造血能力。评价发现,镇街经济职能弱化,发展积极性不高,镇街财政支出过多投入到社会事务之中,暂存款、暂付款规模居高不下,基层财政风险加大。为此,罗庄区研究制定《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动镇街财源建设的实施意见》《罗庄区推进“飞地经济”发展实施意见》,鼓励乡镇招商引资、加强项目建设、发展“飞地经济”、加快乡村振兴,大力培植涵养财源,形成“谁投入多、谁分享多”的比拼赶超局面。

  综合财政绩效评价及结果应用,使罗庄区各镇街逐步脱离吃财政“大锅饭”的温床,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全力推动差异化发展、高质量发展。2022年,罗庄区克服疫情冲击和部分重点税源企业关停等影响,地区生产总值稳步回升至428.70亿元,增长2.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64亿元,同比增长3.78%,明显高于上年同期经济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