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根河财政:“多措并举”完成2021年度 财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绩效评价自评的准备工作
国家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是尊重群众意愿的科学决策,是从根本上解决低收入群众生活问题的有效途径;是改善民生、扩大内需、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长远大计。
国家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是尊重群众意愿的科学决策,是从根本上解决低收入群众生活问题的有效途径;是改善民生、扩大内需、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长远大计。
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内容,是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的关键举措,更是推动党中央、国务院重大方针政策落地见效的重要保障。
第三方机构执业质量参差不齐主要受到机构以往业绩经验、从业人员数量及专业素质、委托主体的要求和态度等三方面因素的影响。为了较大程度地消减以上因素带来的影响,今年,区财政局在组织开展财政重点绩效评价时,对相关工作流程和要求进行了调整和改进。
项目实施机构在行业主管部门指导下委托第三方咨询机构开展项目绩效管理工作,财政部门按照绩效评价结果安排相应支出。
不断完善绩效评价信息,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三是通过信息平台建设将评价指标库、评价项目信息库和预算项目库联系起来,为财政绩效管理的全过程提供相应的数据。
将财政支出政策绩效评价纳入重点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范畴,对包括政策制定、政策执行与实施、政策执行后的效果及价值等内容开展评价,以发现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问题,理清各参与主体在其中的公共责任,进而为政策完善、修订、整合或退出
加大财政重点绩效评价力度,选取2020年度7家部门整体支出及11个部门12个项目开展财政重点评价,资金共计4.7亿元,涉及教育、卫健、交通、农业等多个民生领域。同时引入第三方机构参与,评价结果更加真实客观。
围绕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绩效评价审核工作,为自治区住房保障系统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培训。围绕中央财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资金分配、下达、使用、管理、法律责任,
目标、结果有机融合,聚焦各部门主责主业,创新模式,从目标任务督查、人大预审监督、审计问效追踪、财政绩效管理四个维度,联合集中实施财政预算绩效目标会审,有力筑牢市级目标考核与资金问效链条,做深拓宽宜宾预算绩效管理新路径。